题记
国龙矿建前身系原国家煤炭部八十四工程处,组建于1964年10月,明年就成立60周年了。自公司庆祝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开展以来,收到文章众多。今天推出离退休职工付秀英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难忘在八十四处的红色岁月》。
发布时间:
2023-10-13
来源:
国龙矿建
题记
国龙矿建前身系原国家煤炭部八十四工程处,组建于1964年10月,明年就成立60周年了。自公司庆祝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开展以来,收到文章众多。今天推出离退休职工付秀英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难忘在八十四处的红色岁月》。
我特别感谢河南能源国龙矿建(原煤炭部八十四工程处)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给我们这些曾经为祖国国防建设事业和煤矿建设事业奋斗过的人们提供这样一个好机会,让我们再次触摸生命的年轮,回首曾经在新疆的那些难忘岁月,我已经八十七岁了,回想过去,内心还是万分激动,也总彻夜难眠,六十年前在新疆的经历总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一九五四年六月我从河南农村老家去往陕西铜川探亲时,有机会报名参加了当地矿务局的招工考试,结果被铜川三里洞煤矿东北第一建井队录取了。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我被分配到办公室,做文书收发工作。
工作期间,我一直很努力,只要领导有安排,我都会积极地去完成。那时我几乎承包了单位的大幅标语和黑板报。不久还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又被批准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一次次荣誉的获得,也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一九五四年五月份煤炭部下令,由东北本溪矿务局抽调480名年青的精兵强将,由队长王长雨、总支书记程希奎、总工程师乌延德、团总支书记张毓礼、工会主席王芳祥、工程科长赵景云等带队,到达铜川三里洞支援矿井开发建设。
这支队伍战斗力很强,十年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再次受到国家征调,前往更西边的新疆,参加731矿、735矿的核工业建设会战,组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煤炭部八十四工程处。
付秀英(前左一)作为西北煤矿代表队成员,参加全国煤炭系统篮球比赛时合影
一九六五年八月份,我和爱人王长雨奉命到新疆伊犁,参加核工业731、735两座铀矿的建设,矿里出的铀是制造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所需要的原材料。当时我俩只带了三儿子和小女儿。我的公婆及弟妹们,还有我们的大儿子,全部留在了铜川。
我的大儿子很优秀,当时在铜川矿务局基建公司子弟学校读中学,还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有一天孩子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由于祖父母年纪大了,也没有给孩子及时治疗,就这样孩子走了。我们夫妻俩远在新疆伊犁,工作特别忙,一周后才知道消息,但因单位保密性质原因,我们都未能回到铜川去。王长雨的弟弟把我那可怜的孩子安葬在了铜川七里铺的山坡上。
这件事让我悲痛万分,我恨自己,也恨王长雨,孩子的离去也成为我永远的遗憾和伤痛。
但悲痛之后,我们也清楚,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国家的安全,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从一九六五年进疆,王长雨一直奋战在新疆近十年,这期间他的父母亲和儿子不在了,他都不曾请假回铜川。最后,还是组织上决定让我回铜川为他父母治病直到最后他们病故,都是由我和他弟弟把老人送终安葬的。对此我也没有什么怨言,王长雨他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一辈子不请客不收礼,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煤炭建设事业。
回到铜川,我去山上看望了大儿子。在儿子的坟前我大声哭泣:“爸爸妈妈对不起你,没有尽责保护你,我们永远亏欠你啊,孩子原谅我吧!我们永远想你,永远爱你我亲爱的儿子……”
我对八十四处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时我作为团组织的工作人员,时常带领青年职工们,组成青年突击队,来到井下建设一线,不断攻坚克难,助力矿井建设工作。后来,因为考虑辐射对女同志身体的伤害,组织上明确要求不准女同志再下井。
付秀英与丈夫王长雨合影
在新疆的十年,让我永生难忘,煤炭部八十四工程处的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国家利益置于最高位置,不计个人得失,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了731矿和735矿,为我们国家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人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此永远与天山相伴,巍巍天山见证了他们的赤胆忠心。
如今回忆起来,想到自己这一生,能够将有限的人生,融入到共和国的一段记忆当中,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是我生命的最大骄傲。也祝愿现在的国龙矿建继续发扬“不怕吃苦、英勇善战、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祖国矿山建设事业再立新功!
作者:付秀英
定稿于2023年10月13日
征稿启事:有关于原煤炭部八十四工程处文字、图片、影音等信息的可与国龙矿建党群工作部联系,欢迎投稿。电话:0371-86538019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
公司邮箱
国龙矿建党委邮箱:glkjdw@163.com
国龙矿建邮箱:hnglkjgs@163.com